從一兩年前開始變對社會企業這個概念開始產生了興趣,當初最早聽的有這種可以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存在時,覺得真的是太酷了,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又可以保持盈利讓自己不會餓死,真的是太完美了(笑)。
從去年開始由於一度想要報考日本的商學研究所,因此買了社企力這本探討探討全球社會企業趨勢的書籍,自己也找了好幾篇關於社會企業的論文來好好研究了一番,想要深入的了解社會企業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但是在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有了些反思,有很多企業在他們的使命上都為這個社會帶來了很多貢獻,但有時候最令我感到困惑的就是,經濟活動(或是需求)有時候會有互相排擠的效應。那某些社會企業的出現,會不會也產生了類似的排擠效應,看起來像是解決了某些問題(幫助了某些族群),但卻產生了別種問題呢?(打擊到另外一個族群)
社會企業真的有解決社會問題嗎?
這段時間我一直感到疑惑的是,有些被稱作社會企業的企業,真的有解決到社會問題嗎?
社企有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會有互相排擠的情形(就是你幫助一群弱勢族群讓他們能夠有些謀生能力,結果他們變成要去跟另外一群弱勢族群競爭)。
比如說Rubies in the Rubble這間公司為了解決太多水果被丟棄的情形,因此打算好好的利用這些被丟棄的水果。
假設說今年有100噸的水果被生產,八十噸的水果被消費了,剩下二十噸的水果被丟棄了。 今天一個RIR想要好好利用這些水果把它們變成果醬,並塑造成高端產品。結果消費者很喜歡這個點子,然後開始轉而購買他們的果醬。
看起來很棒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但是會不會存在一種情況是
原本買其他果醬(其他需求)的人轉而向這個品牌購買,而原本的需求開始降低(表示開始剩餘)。 那回過頭來看的話,總消耗量似乎沒什麼變,只是變得看起來不浪費食物(但其實還是很多被浪費掉了,本來被使用掉的可能轉而開始過剩)。 所以其實問題應該是出在生產過剩,以及為了挑出賣相好的產品而丟棄賣相不好的產品。但RIR似乎並沒有在源頭改變問題,而只是在末端試圖做出改變。
而且RIR放棄了弱勢創造工作機會的這個生產模式,也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部分。其實他們可以保留部分由弱勢族群來生產的生產線,來打造出不同的產品,或是只在特定的地方販賣。
如果只單純看這項商品”善用被丟棄的水果,創造不被浪費的價值“,是非常吸引人的標語,但是只從這樣來判斷的話,似乎不能直接稱這個企業為社會企業。
創造真正的價值
如果要被稱為社會企業,必須要做的應該是真正能夠滿足某些需求,像是為了開發中國家的新生兒所開發的Embrance,用低價但是好用的保溫產品,讓新生兒減少了因為醫院及保暖設施不足而失溫或夭折的情形。
不然就是要比現在其他跟你做類似產品的公司對社會更友善。像是創造出減少剝削 、減少對環境衝擊、提高產品的轉換率、僱用弱勢族群等等的方法,試圖創造出更多正面的效果。
但是無論如何,社會企業這個概念還是相當新的概念,從數十年前開始從英國萌芽,到了現在世界更地都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實際投入試圖改變這個世界讓它變得更好。而透過哪種模式和方法才是最能夠解決問題,也是大家不停的在探索的事情。
期望大家一起努力,可以減少對地球及生態的衝擊,一起變得更友善。:)
留言列表